談今說古網 > 電影 > 華語片場
導航

雙十一戰火燒至電影圈 電商攪局觀衆得利

來源:談今說古網 9.58K 次

電商“攪局”票價愈演愈烈,電影院、發行方等都難免受到影響,但觀衆總是得利方。另一方面,有觀點認爲,越來越多的觀衆網上購票、低價購票,電影院的傳統利潤難免被擠壓,甚至有人放言“電影發行的消亡”、“電影院必將消失”。

雙十一戰火燒至電影圈 電商攪局觀衆得利

雙十一搶票

□晨報記者 彭 驥

業界呼籲多年的“低價電影票”,在互聯網上得到了實現。日前,網上興起“雙十一”搶票活動,《一步之遙》、《匆匆那年》等多部電影,都通過網絡提前預售,成績不俗,關鍵是票價甚至遠低於利益分配的“最低限價”。電商“攪局”票價愈演愈烈,電影院、發行方等都難免受到影響,但觀衆總是得利方。

看似虧本,實際精明

日前,賀歲檔購票大戰在網上提前上演。“雙十一”搶票活動中,定檔12月18日的電影《一步之遙》2張票僅售19.8元,吸引網友瘋狂搶購,兩個小時內6000張雙人套票迅速售罄,電商緊急補倉50000套。和《一步之遙》同時採取超低價預售的還有《匆匆那年》等衆多影片。類似的電商預售舉動,早已屢見不鮮,3.8元票價就曾出現。而今年“十一”,電影《心花路放》奉行電商策略,超前低價預售100萬張,最終以超11億元的票房一家獨大。按照傳統思維,此類低票價遠低於電影片方、發行方、影院等各方分成基於的最低限價,如此“讓利”不僅是降低收益,還需倒貼。事實上,低價策略更大意義上是一種營銷方式,雖然個別票價利潤降低,但能裹挾更多資源,帶動票房總盤子,最終的收益自然也會水漲船高。更何況,利潤的讓出部分,並非全由片方買單,忙於跑馬圈人的電商自會掏錢。據透露,《一步之遙》19.8元/2張票的超低價,電商承擔了大部分的票補,爲自己的“雙十一”購物節造勢。《一步之遙》片方表示:“《一步之遙》是姜文導演歷時四年打造的心血之作,質量的保證纔是對觀衆最大的回饋和尊重,影片本身不奉行低價策略,但我們也很高興觀衆能從電商的活動中獲得實惠。”

說是消亡,實則壯大

的確,超前預售、低價策略、移動支付,電商越來越明顯地改變着傳統的電影生態。類似“滴滴打車”大手筆圈人的行爲,正在電影圈上演。首先,觀衆無疑是受益方,低價將讓更多人走進電影院。其次,廣大電商不僅藉此得到了電影行業的門票,更開疆擴土。近兩年,美團貓眼、格瓦拉、淘寶、微信等電商在電影行業的介入力度日益增強,通過電商平臺購票的份額由兩年前不到5%迅速攀升到今年的40%左右。

另一方面,有觀點認爲,越來越多的觀衆網上購票、低價購票,電影院的傳統利潤難免被擠壓,甚至有人放言“電影發行的消亡”、“電影院必將消失”。有影院經理就表示,對於網絡購票的比例,他們不得不做出一定限制和規定,比如限定網上購票的有效時間等。對此,知名製片人韓小凌表示,全國近4000家影院的陣地宣傳纔是觀衆選擇影片的關鍵依據,即便票務未來100%被團購網站接管,那也只是解放了影院層面的部分工作。同時,有評論指出,電商的興起只是爲電影票務帶來了競爭,而競爭有助於行業的發展,客觀上也確實實現了觀影人數的飛躍,整個電影產業愈見壯大,利大於弊。

#攪局 #得利 #電影圈 #電商 #雙十
相關內容
熱門圖文
最近更新
推薦閱讀